職場技能強未必薪資高

2017/7/13 15:58:40來源:X職場熱度:5882

過去人們總想多學點東西,認為技多不壓身,會的東西多了總能用得到。可是不少人發現在如今的職場中會的東西多了未必工資就一定高,這是為什么呢?

職場技能強未必薪資高

1.企業規模不同,重心不同

職場中由于中小企業由于規模成本受限,為了人工成本**化,需要員工會很多技能,一個員工頂好幾個崗位。而大企業單一任務的工作量已經很大,所以對專業度要求很高。如果一個人所有方面都有均衡,那么企業有理由認為這個人不夠專精。不專精的人,企業更傾向于讓其做基層工作,工資自然也高不了。

2.企業性質不同,崗位要求不同

如果是注重研發的技術類企業,招人的時候,會選擇技術領域最專業的人,而且現在的崗位被劃分的很細,像Java、iOS、前端、后端、架構師、深度學習、機器學習…….這種專業技術型的人,不大可能是“瑞士軍刀型”的多能型人才。況且,企業也不會給出低價,一定是高薪請最厲害的人。

如果是通常的業務型、經營型、運營型企業,對高精尖的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要小很多。因為一般情況下,他們會有一個內部的智囊團,可能就2-3人規模不大,就可以確定企業的運作方式發展方向了,而剩余的人,只需要用組織架構確定就好。

3.企業組織架構,靠分工維系運轉

成熟企業的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組織分工極細。某種程度上說,這么做可以確保安全,避免把重要的職責掌握在一個人的手里,將其功能、業務、流程分散開來,這樣每個人就只需要負責一個很細分的工作。

即便這個崗位,你離職了或者別人接手,很容易就能上手,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轉。招不到人也可以找個人臨時替代。這樣,就不需要高精尖的人,而且每個人只負責很小的事情,也沒必要給出高薪。

所以有時候并不是職場中的企業為了壓低成本,因為企業的商業性質,要遵循市場規律。真的人才,低工資肯定請不到。所以,公司的架構設計好了,基層員工就不需要花大價錢來雇傭。

4.能力多了可能會分散

瑞士軍刀功能雖多,但因為功能分散,每個功能也就無法和專業的設備相比。只有在野戰或旅游時,為了方便才選擇攜帶。人才也是如此,技能過多很難找到他的個人優勢。

舉個例子:一個會點財務,懂點行政,能搞點薪酬招聘的人,在每個領域也只能做基本的事情,并不會幫企業帶來突破。而幫助企業在財務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中一個領域,不止是做事情,而且可以帶動企業在這方面成長的人才,當然就對企業更有價值。

職場中已經達到一定規模,有一定實力的企業,資金充足的企業,也會傾向于崗位職責比較明確。這種企業更有可能給出有競爭力的薪酬。一人多面的情況,或者是企業資金所限不得已而為之,或者是老板并沒有認為這些方面是有價值,值得更多投入的。這樣的企業,也很難期待老板給出高薪。

并不是說職場人掌握的技術多了不好,而是一個專注性的問題。如果什么都懂則未必專,相反那些專攻一門的職場人可能會對行業起到的作用更大。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