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杉木全產業鏈發展 閩北順昌打造“世界杉木之都”
12月3日,第七屆全國杉木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會議由中國林學會主辦,福建農林大學、中國林學會杉木專業委員會、國家林業草原杉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會議將持續至5日,與會專家學者將圍繞“新時代杉木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在杉木種質資源創新及高效培育、杉木林生態功能維護及碳匯提升、杉木產品加工利用及開發等方面進行研討交流,共同推動杉木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順昌縣人民政府與中國林學會杉木專業委員會、國家林業草原杉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方共同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聚焦打造順昌“世界杉都”,共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林業科技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與示范基地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
“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順昌”。順昌縣地處福建省西北部,閩江上游富屯溪、金溪匯合處,林地面積227.7萬畝,林木總蓄積量2190萬m3,其中杉木林地面積105.74萬畝,蓄積1028萬m3,年產杉木達20萬m3,是全國**“中國杉木之鄉”、中國杉木中心產區的核心區,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縣、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示范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孕育杉木最 強“芯”
遠赴重慶開展野外杉木種質資源采集;奔波在山野開展杉木實驗林年度調研,采集**數據;對年初雜交組合進行再分組采種;規劃2025年新一輪實驗林地規劃、設計……冬閑人不閑,連日來,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各科研團隊忙碌在科研一線,為下一年度杉木育種工作做著各項準備。
從無到有到建立第1代種子園,再到建成國際上第 一個杉木第4代種子園,在閩北山區順昌縣深山里的洋口國有林場,我國杉木遺傳改良,育種研究的秘密在這里傳承,走在全國前列。
種質資源是林木育種的基礎,也是國家戰略資源。60多年來,依托順昌當地豐富的杉木資源優勢,洋口國有林場一代代杉木育種科研團隊堅持不懈、矢志攻關,先后建成了全國第 一個杉木優樹收集區、第 一個杉木無性系嫁接種子園、全國唯 一“國家杉木種質資源庫”,杉木育種水平持續領先世界、領跑全國。研發推出的系列良種,生長快、材性優、抗病害、產量高、營林成本低,建場以來,已累計推廣杉木造林3000多萬畝,由遺傳增益所產生的經濟價值達2千億元以上。被全國著名林木育種專家、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施季森稱為“中國杉木育種的搖籃”。
“四個一”讓森林增綠 林下生“金”
11月29日,順昌縣國有林場與順昌縣升升木業有限公司舉行林票認購簽約儀式,升升木業公司現場認購3宗林票,金額合計123.78萬元。本次林票認購簽約的順利落地,標志著南平市首筆林票市場化交易正式完成,是順昌縣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走深走實的又一舉措。**試點探索林權資產折資量化的林票市場化交易,也是回答森林生態銀行“錢從哪里來”的林改之問的一個真實寫照。
社會資本“進山入林”,為林業發展注入了金融活水。順昌縣國有林場總支書記、場長詹旋常表示,“林票的實行與我們推廣的‘森林生態銀行·四個一’運營模式相契合,將進一步提升森林經營水平,推進林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為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提供更多順昌經驗。”
解決了“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如何進一步挖掘林地發展的潛力,拓寬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順昌縣在森林生態銀行“四個一”基礎上,探索由鄉(鎮)提供適宜林藥種植、林菌(紅菇)擴繁的林地,民營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國有林場提供相關技術指導的“鄉(鎮)+民營企業+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發展模式。順昌縣綠之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順昌縣仁壽綜合林場、順昌縣國有林場三方共同簽訂了林下經濟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林藥種植、林菌(紅菇)產業發展。
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發展森林食品、林下經濟,不斷挖掘培育“森林糧庫、錢庫”。截至目前,依托“森林生態銀行·四個一”運營模式,順昌縣林間套種綠化大苗3.6萬畝,林下種植紫靈芝、三葉青、鐵皮石斛等鄉土道地藥材1451畝,逐步建成野生為主、人工為輔的萬畝種植基地,為發展林下經濟蹚出新路。
林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森林質量的精準提升。近年來,順昌縣創新森林撫育模式,采取改單層林為復層異齡林、改單一針葉林為針闊混交林、改一般用材林為特種鄉土珍稀珍貴用材林的“三改”措施,實現林材復層化、珍貴化、大徑化。
“根據林地的實際情況,實施良種、良地、良法相結合,以培育杉木大徑材為目標,通過‘適地適樹、良種壯苗、宜杉則杉、宜闊則闊、針闊塊狀混交’,對收儲的森林資源采取集約改培經營,有效增加了森林蓄積量,優化了林分結構,提高了森林生態承載力,促進了林業經營的提質增效。”詹旋常介紹。
同時,順昌縣推廣近自然模式培育森林資源,即保留前一代林分散生闊葉樹耙帶不煉山造林。2006年以來,林場營造林全部采用針闊混交造林模式,完成不煉山耙帶造林14.15萬畝,保留伐區闊葉樹蓄積29.57萬m3,有效減少了水土流失、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
美了千萬家居 也扮靚一座城市
日前,在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國賓大道369號,新落成的升升木業“夢想杉居”展示館臨街矗立,展館占地600平方米,是一個集展示、購物與體驗為一體的家具展廳。館內分設茶空間、書房空間、客廳空間、餐廳空間等各類展廳,一件件精美的杉木家具錯落有致陳列,不少客人正在參觀,對來自順昌的杉木產品深感興趣。
順昌縣是全國首 個“中國杉木之鄉”,杉木林地面積105.74萬畝,杉木資源豐富。依托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福建省順昌縣升升木業有限公司立足順昌,放眼全球,主營大型木構建筑、全屋定制、戶外兒童游樂設施等杉木產品,其中戶外小木屋、滑滑梯、涼亭等產品遠銷海外,出口量位居全球單家首位,是國家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綠色工廠,也是順昌縣杉木產業鏈的“鏈主”企業。
為了幫助企業推進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提升科技創新工作效能,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順昌縣探索實施綠色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委員會工作機制,幫助升升木業成功“鏈接”上中國林業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單位,共同推動杉木在家具、綠色建筑等應用領域的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公司現已擁有160項實用新型專利、108項外觀設計專利以及15項發明,產品受到市場廣泛認可。2024年,預計產值超7億元。
在升升木業的龍頭帶動下,順昌形成擁有155家杉竹加工企業的產業集群。2023年,順昌全縣木竹加工產業實現產值26.95億元,其中規上企業產值11.92億元。
從家具到建筑,從工藝品到環保材料,順昌在杉木深加工與應用領域不斷開拓創新,杉木產業向著多元領域不斷發展。
在順昌城區,“雙峰驛”項目施工已進入尾聲,將于2025年元旦前竣工。作為新的城市綜合體,“雙峰驛”將是順昌縣繼“東安驛”后在杉木應用上的又一次實踐,也是在綠色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委員會工作機制協助下,對接南京大學建筑學院趙辰教授團隊的成果。通過新型木竹結構建造技術,創造獨特舒適的空間環境與城市形象,突出順昌“杉木之鄉”地域特色與零碳城市生態理念,促進城區公共服務及生活品質的提升。順昌杉木,不僅美了千萬家居,也扮靚了一座城市。
在建西鎮,作為曾經的老林區以及順昌縣學習“千萬工程”經驗的示范點,通過恢復1.7公里森林小火車,串聯貯木場-森鐵處-林業中學3個片區,以點串線,以線帶面,逐步打造具有林業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乘一趟小火車、看一場老電影、住一次林中民宿……森林康養旅游已成為時下熱點,讓昔日繁華的林業縣重新煥發新的活力。
在順昌縣杉木館一樓展廳,杉木提取的精油香氣沁人心脾,讓人仿佛置身于濤濤杉海……
當下,順昌縣立足“大圣祖地,零碳順昌”發展理念,以“雙碳”目標為引領,推動杉木全產業鏈發展,挖掘杉木的潛在價值,打造“世界杉木之都”。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責編: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