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美的呼吸 --- 美國闊葉木的可持性發展與低碳理念
呼吸,于動物來說是吐故納新,于大多數植物來說卻恰恰相反,尤其是高大的樹木,一直在默默無聞地吸收著二氧化碳,并貯存起來,是為碳匯,直到壽終正寢地那一天。到了一株樹木自然死亡、倒下、枯萎的時候,逝去的生命力再也鎖不住二氧化碳,只得慢慢將它們交還給大氣。故而美國闊葉木外銷委員會(AHEC)行政總監麥克·斯諾(Michael Snow)先生在第二十二屆美國闊葉木外銷委員會東南亞及大中華區年會(以下簡稱“年會”)表示:“對木材最聰明的感恩是科學采伐,通過各種各樣的木制品留下它們的芳華,也留下碳匯。”
斯諾先生提到的科學采伐是其中的關鍵。他多次強調:“以美國為例,從2000年到2010年,木材每年在溫帶和寒帶森林的儲量增加了12.9億立方米?!蹦壳?。全球接近50%的森林立木蓄積量的增長來自美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00年~2010年間,美國森林覆蓋量每年增加6.1億立方米;而中國和俄羅斯分別增加2.34億和1.25億立方米。
而美國森林資源豐富的秘訣之一就是科學采伐,比如優先砍伐樹冠較大的成年大樹,讓低矮的小樹有充足的陽光生長;盡可能保證森林多樣性,等等。遵循自然規律管理自然。美國闊葉木外銷委員會主席布拉姆利奇(Dave Bramlage)自身就是林場主,他表示,自家的林地在過去30多年里采伐了三次,每一次采伐后,都會發現樹木增長得更多、質量也更好。
斯諾先生還表示,自然死亡的樹木對于樹木增長和碳匯都是不利的。因為一顆樹木自然死亡,意味著它在樹冠較大的歲月里剝奪了其樹冠陰影下樹木的生命力;而且一旦樹木死亡、腐敗,曾經貯存的二氧化碳就會統統釋放回大氣中。
所以,看起來“短視”的采伐行為,如果在科學的指導下,不僅可以凝固木材的美、留住樹木拼盡一生貯存的碳,還有助于森林的延續和擴大。
不過,即便美國林場主在執行多年的科學管理原則之下,不會舍不得砍樹,他們仍然因為最嚴格的規則而采伐不足,以至于“放碳歸大氣”——這就是市場的供需調控。盡管是全球**的闊葉木出口國,而且闊葉木的銷量在近幾年屢創新高,需求量還是趕不上樹木自然死亡的數量。去年,在死亡前來不及采伐的樹木,向大氣中釋放了1.6億噸二氧化碳。
于是,在今年的年會期間,斯諾先生尤其致力于推廣木質建筑,這將比傳統地木質內飾和家具產業更快速地提高木材使用量。不僅如此,建筑能耗本來就是一大節能難題。住建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到2000年年末時,我國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占全社會終端能耗總量的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對全國的溫室氣體排放“貢獻率”已達25%。SOM中國區總監周學望(Silas Chiow)先生更是直言:“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間接消耗的能源占社會總能耗的50%還多”。
成立于1936年的美國SOM(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建筑設計事務所是世界**設計事務所之一,從中國**座傲視亞洲的摩天大樓上海金茂大廈到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建筑物的哈利法塔,均出自SOM事務所之手。這些摩天大樓在傲視城池的同時,也索取了過多的能源。
如果將鋼筋混凝土換成木材,則可以替致力于降低能耗的建筑設計師們解決不少麻煩。根據AHEC的數據,當1立方米的混凝土被1立方米的木材代替時,可以減少1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更重要的是,隨著技術的創新,熱處理木材(TMT)和交叉復合木材(CLT)的出現,讓高層木質建筑的可行性越來越高。周先生更是熱情解釋道:木材比鋼材、混凝土等擁有更優越的彈性,所以在大風和地震中更可能保全;至于火,得益于技術發展,經過了防火劑處理的木材,遇火表面碳化能保護建筑結構在火災一定時間內的完整性。
在日本,已經有七層的木質建筑物通過了地震測試。當前,全球**的全木結構建筑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新落成的學生公寓Brock Commons,高達18層,將于今年9月迎接400多名學生入住。同時SOM的一份可行性研究顯示,木質建筑可達42層高。
在節能減排任重道遠的今天,木材與綠色建筑、綠色家居之間的關系,已經不止是安全與自然,更重要的是,科學利用木材的過程就是在節能減排,而木材本身就是優雅地碳庫。
你是否想發布展會信息?
- [北京市]第二十五屆中國(成都)建筑及裝飾材…
- [北京市]2025中國(西安)經濟林暨林下經…
- [北京市]2025長沙綠色農房、民宿與新型建…
- [北京市]2025西安設計周邀請函
- [北京市]2026中國鄭州門窗業暨整屋定制家…
- [北京市]2025鄭州設計周
interzum 2025重新思考資源利用: 家具行業關于材料、生產方式與設計哲學的深度對話
2025年5月20日至23日,全球家具生產...
CIMT北京機床展亮點不斷, 芬蘭MIRKA磨卡**碗輪砂輪新品,高精度自動化打磨系統賦能綠色智造
2025年4月21日至26日,以“融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