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中林集團由三峽集團實施托管
近日,中林集團發行晚間公告稱,即日起,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實施托管。中林集團稱,目前公司的生產經營正常、債券兌付正常。
同日,中林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永安林業(000663.SZ)公告,收到公司間接控股股東中林集團通知,即日起中林集團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托管。公告稱,該事項目前不會導致永安林業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不涉及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也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中林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唯一一家林業央企。據官網資料,其業務范圍主要涵蓋森林資源開發與利用、種子苗木培育、木材及林產品貿易、生態旅游、林業產業配套服務等業務,目前在全球經營企業224家,綜合實力位居全球林業企業前列。2021年,中林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118億元,資產總額1862億元。
在國內,中林集團圍繞沿江、沿邊、沿海戰略布局,在20多個省(區、市)建有生產基地和經營網點。其中,國家木材儲備加工交易基地綏芬河國林木業城成為東北亞**的對俄木材加工貿易的示范項目;江西九江、鎮江新民洲、重慶巴南等產業園區項目穩步落地,初步形成“東北、華中、華東、西南”產業園區互通網絡;如皋港、新民洲港和宿遷港等優質港口資產和物流土地資源,肩負著我國木材及大宗商品海運運輸的重要戰略任務。國外則從新西蘭、俄羅斯等全球20多個國家進口木材,占全國木材進口量20%以上,是我國最 大的木材供應商。
但對于碳中和目標而言,中林集團更獨特的價值在于其手握大量作為優質碳資產的林業碳匯。
官網資料顯示,中林集團“在國務院國資委和有關部委指導下,整合中央企業林業資產、全國優質林業資源和林業碳資產”,“致力成為國內最 大碳匯經營實體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重 要運營平臺”。未來,中林集團的目標是為國家經營管理4.5億畝林、草地資源,年貢獻5億噸森林碳匯,形成足量的林業碳匯儲備。
林業碳匯是指通過實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減少毀林等活動增加森林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并與碳匯交易結合的過程、活動或機制,有望逐步納入全國碳市場。近日印發的《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提及,支持符合條件的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并參與市場交易,建立健全能夠體現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實施林業碳票制度,制定林業碳匯管理辦法,鼓勵碳排放企業、大型活動組織者、社會公眾等通過購買林業碳匯履行社會責任。
截至2022年底,三峽集團可控裝機達1.25億千瓦、資產總額達1.27萬億元,是全球最 大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國內最 大清潔能源集團之一。
今年5月三峽集團與中林集團座談時,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鳴山曾稱,中林集團與三峽集團合作的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在新能源、生態環保、國際業務、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責編: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