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關于企業經營管理經驗
因為萬科從一家小型的國有公司,改造成為一家股份公司,一家上市公司。在這個過程中,其中相當一段時間,**大股東是政府所有。一年前,**大股東被一家民營所取代,顯然關于這場爭論還沒有最后結束,所以談它我是最有資格的。
**點來談談不確定。即將過去的2016年是黑天鵝事件頻出的年份,再加上全球處于一種不確定,這種不確定性也不免讓我們的企業家、創業者處在一種不確定的焦慮。當然我也應該是有資格的焦慮者之一,但是你們發現我這樣子像一個焦慮者嗎?
應該說不大像。我來說一下為什么。我記得我是1983年到深圳,我記得非常清楚,在那個時代,下個月怎么樣也不清楚,更不要說下半年、明年會怎么樣,所以始終處在一種非常非常焦慮之中。這種狀態差不多一直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初,也就是七八年之后。是不是之后不需要你焦慮了呢?是不是一切就確定了呢?
第二點,就是你的淡定來源于什么地方。我們現在往往說這一點,就是要重新上路,不忘初心。你的初心是什么,如果你的初心不對,你就不安定了。比如說一年半之前,對手到處找我和萬科團隊的資料,一定要證明說,為什么在這個社會,萬科上市后你王石還把股權放棄了,你就拿工資和獎金。
這就是我剛才談到的公司文化,你的文化落腳點在什么地方,一定是你非常清楚要做什么樣的事。如果你真正去干那些事,你不會到北大光華去講課,你說我講的課就是企業倫理。你說你是演戲,那戲得很成功,演了33年了,而且還沒有中斷的趨勢。我們要不要安定,要不要沉著,要不要不焦慮,這個要很清楚。
我們曾經把美國的和香港的公司當成我們的目標,但有一天他們到萬科學習的時候我非常驚訝,我說我們向你們學習的,他們說我們在香港很成功,我們到國內投了五六個城市,不知道該怎么管理,你們萬科投了30多個城市,管理得井井有條。
我們才發現我們作為一個地域性非常強的房地產企業,我們也在做我們的模仿目標他們不擅長的。比如說我們模仿的帕爾地(音),他的規模**的時候是150億美金,我們去年已經超過了200億美金,而且還在增加。
你突然發現你的規模已經沒有辦法再借鑒別人了,必須要轉型。但是我想說到這里,一般說中國“山寨”的時候可能有點貶義,就是你并沒有保護知識產權的模仿。比如說外形上,蘋果7剛出來,馬上就有類似的東西出來了,這個山寨應該是否定和批判。
中國到現在確實是如何來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下,進行跟隨,進行模仿是沒問題的。剛才有教授談到我們華為,我們華為之所以能在國際上成功,很重要的就是他的創新是有知識產權的保護,所以才在國際上能走到今天,當然也面臨了很多的問題。但是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企業在我們中國稱大王,產品一出去,在知識產權方面立刻敗下陣來。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