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商標一年“撈金”13億的南極人,如今怎樣了?

2021/10/18 15:56:58來源:財料官微熱度:6871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對自己生活質量要求也明顯提高。尤其是作為貼身衣物的內衣,它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現在我國的內衣品牌三大巨頭分別為南極人、北極絨,恒源祥。

現在打開網購平臺搜索南極人,你會發(fā)現有大量的商家彈出,而且涉及到的商品不只內衣,還有床單被罩、甚至甩脂機,而這些都掛著“南極人”的牌子。了解內情的人可能知道,這些并不都是盜版,而是獲得了“南極人”這個商標的授權。現在南極人主要就靠賣自己的品牌為生,但是在之前,南極人并不是這種經營方式,它也是一步步靠自己的產品質量打出名聲來的。

靠保暖內衣起家

1997年,南極人的創(chuàng)始人張玉祥決定從國企辭職開始下海經商。當時正是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期,各行各業(yè)都發(fā)展地如火如荼。他將目光看向了保暖內衣這一方向,經過研究,他研制出了一款保暖內衣。

靠賣商標一年“撈金”13億的南極人,如今怎樣了?

萬事開頭難,張玉祥的資金并不充足。這時他效仿“愛多VCD”的經營方法,和經銷商簽訂協議,讓經銷商預付貨款。這樣下來他提前拿到了300萬的貨款,迅速把這筆錢投入了生產銷售。在1998年,南極人這個品牌正式成立了。

張玉祥生產的保暖內衣一投入到市場立即受到熱捧,以其更薄,更舒適,更保暖的特性受到了廣泛的消費者的歡迎。據說在4個月內,南極人的銷量就達到了4億元。有了資金的張玉祥開始了在廣告方面的投入,邀請到了劉德華、葛優(yōu)等明星為自己代言,廣告語“南極人不怕冷”迅速打出了品牌的知名度。

靠“賣吊牌”賺錢

在南極人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其他內衣品牌也在努力地追趕,北極絨、恒源祥等品牌也迅速崛起。在同類的競爭下,張玉祥也在思索著南極人未來的方向。很多企業(yè)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最簡單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打價格戰(zhàn),先搶占市場份額,之后再考慮盈利的問題。典型的例子就是“愛多VCD”,價格戰(zhàn)最厲害的時候都是虧本賣,不過這也為其后續(xù)的危機埋下了導火索。

2007年,張玉祥發(fā)現恒源祥通過商標授權獲得了2.66億元的收入,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式,通過“商標授權”可以一舉多得,連生產的成本都大幅度減少。次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很多企業(yè)都受到了震蕩,南極人也不例外,陸續(xù)關閉了一些生產工廠,這讓張玉祥更加堅定地走向了商標授權這條道路

靠賣商標一年“撈金”13億的南極人,如今怎樣了?

于是,南極人在這條商標授權之路越走越遠。到了2012年,街面上已經沒有直營店了。南極人將自己的重心都放在了構建自己商標授權的網絡鏈中。為了避免被侵權,南極人開始注冊各種商標。相關數據顯示,南極人截至目前共申請了1557件商標。

從2016~2019年,南極人的營收從5.2億到39.1億,翻了快8倍;而2019年通過商標授權的收入更是達到了13億元。

上市后的股價風波

通過商標授權,南極人的營收越來越高,而且這種方式的毛利率極高。工廠設備的成本都省去,人力成本也大大降低,他們主要是就是在網絡上運營品牌的授權而已,毛利率達到了92.7%,而眾所周知毛利率極高的茅臺為93.78%,幾乎相差無幾。

2015年,張玉祥通過借殼的方式成立“南極電商”,成功上市。現在南極人的商標授權不只局限于內衣,還拓展到家居的方方面面。更有甚者,零食、玻璃杯甚至是汽車坐墊,你都能看到上面“南極人”的吊牌。而且這些并不是盜版,是通過正規(guī)渠道獲得“南極人”授權的。

但是在這種“泛濫”的授權之下,開始陸續(xù)曝出質量問題。僅2018年,就有14次質量不合格事件發(fā)生。而這也消耗了消費者對于這個品牌的信任。

靠賣商標一年“撈金”13億的南極人,如今怎樣了?

去年,興業(yè)證券發(fā)布的一則研究報告指出“某某電商”的股價可能存在造假,雖未指明,但是帶“電商”二字的企業(yè)并不多,很多人懷疑是南極電商。消息一出,南極人的股價開始暴跌,雖然今年1月份時,張玉祥露面釋疑,表示自己將回購股份,但是股價仍在下跌。截止到9月30號,南極人的股價跌至6.64元,和去年巔峰時期的24.24元相比,下跌了72.6%。

由此可見,如今脫離了實體生產進入資本市場的南極人目前狀況并不樂觀,還能重振旗鼓嗎?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