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增量擴張”到“存量博弈”,定制家居如何熬過痛苦的轉型期?

2025-04-09來源:周忠專欄熱度:8496

歡迎來到2025全屋定制家居的世界,來到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成功與失敗、悲觀與樂觀、光榮與夢想、美好與期待的世界!

“2024年,歐派家居集團遭遇了近三十年來最為嚴峻的挑戰——全球經濟復蘇動能減弱,地產深度傳導持續承壓,國內消費市場極度疲軟, 三重困境仿若凜冽寒冬里的堅冰,層層疊加,徹骨生寒。”

這是歐派家居集團董事長姚良松對去年形勢的總結,對此,我非常贊同,歐派是全屋定制家居的龍頭,歐派如此,其他企業亦然。

上游房地產,不是周期性波動,而是階段性轉折

關于上游地產與下游家居的關系,姚良松曾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上游房地產過冬,下游家居建材行業進入冰河時代”。

關于中國房地產發展趨勢,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立平有一個判斷:“中國經濟走的不是周期,周期是成熟市場經濟中經濟波動的現象,中國面臨的是階段性轉折,房地產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們正處在一個房地產嚴重過剩的時代,中國房地產的超常規發展階段已經結束了,下一段要進入的是一個常規性發展階段,而在這兩個階段之間,會有一個可能為時不短的消化與低迷期。”

我基本贊同孫立平的判斷,中國房地產的轉折點是在哪一年出現的呢?是在2021年,這一年,房地產發展達到了巔峰狀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17.94億平方米,銷售額達到18.19萬億元,業內將其稱為“雙18”,此后三年,“雙18”先后下調為“雙13”“雙11”和“雙9”,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9.74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2.9%,銷售額為9.68萬億元,同比下降17.1%,與三年前相比幾乎“腰斬”。

全屋定制,從“增量擴張”到“存量博弈”的痛苦轉型

縱向地看,作為房地產的下游產業,全屋定制家居行業的發展曲線基本上與房地產發展曲線吻合,在將近20多年的發展史上,全屋定制行業曾經出現過兩次峰值,一次是在2017年,另一次是在2021年,而這恰恰也是房地產發展的峰值,可以說,與房地產轉折同步,在2021年,全屋定制家居行業出現了轉折,開始從“增量擴張”向“存量博弈”進行痛苦的轉型,開始從高增長向低增長乃至負增長演進。

到去年,出現了類似“歐派近30年來**營收及凈利同比負增長”等現象,九家定制家居上市公司2024年業績預告也顯示,歐派、好萊客凈利預跌,尚品宅配、皮阿諾、頂固預虧,僅有索菲亞凈利預增,如圖所示:

“存量博弈”時代全屋定制的四大裂變

關于從“增量擴張”到“存量博弈”,姚良松也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現在不是大塊吃肉的時代了,而是在骨頭縫里找肉吃”;金牌家居總裁潘孝貞在一次和我的“對話”中也談到了這個話題,不過,他說“骨頭縫里的肉更好吃”。

“骨頭縫里找肉吃”、“骨頭縫里的肉更好吃”,講的都是全屋定制家居行業已經進入了以舊改局改微改為特征的“存量博弈”時代,只不過,姚良松比較冷靜、潘孝貞比較樂觀。

從企業戰略的角度看,在“存量博弈”時代,全屋定制家居行業面臨的變化是前所未有的,上游地產處在階段性轉折是一方面,消費端的變化也很突出,消費趨勢由剛需轉向改善型、品質型需求,金字塔尖、中部及底部的消費群體,因為對經濟發展預期大大降低,導致消費極度疲軟,并且非常講究產品及服務的性價比、質價比、顏價比乃至心價比;

就渠道端來說,以一二線城市為例,舊改需求促使裝修公司正逐漸成為流量的核心入口,在一些一線城市,其占比已超過80%,而在三四線城市,這一比例可能稍低;就行業端而言,“增量擴張”時代積聚的產能嚴重過剩,導致了市場供過于求、引發了行業惡性“內卷”,惡性價格戰就是這種“內卷”的集中體現;就企業端來說,能否跟上及適應這些變化節奏,成為生存與發展的必答題,而不是選擇題。

歐索志尚金是怎么樣應對的?

最頂 級的應對方式是思維、認知及觀念的轉變,然后,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應對挑戰。

我注意到,姚良松和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最近在一些重要會議上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詞“清零”,李連柱說:“讓我們做一次清零,放下曾經的榮光,把自己定位為追趕者,以追趕者之名,以創業者的狠勁,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姚良松提出,企業需要以“清零”思維推進改革,全面反思自身,打破思維的局限,“清零”思維的核心在于開放和創新。

在我看來,“清零”是“知”,“改革、開放和創新”是“行”,“知行合一”才能應對挑戰、贏取未來。

我們看看歐索志尚金最 新的“行”:

索菲亞、尚品宅配“分銷式”渠道變革,索菲亞**的「1+N+X」模式,「1」是將傳統的經銷商升級為城市運營商,「N」包含標準店、品類店、功能店等9大店態,通過多業態門店布局尋求更多零售分銷商,「X」即獲客渠道創新,從中介、物業、政企、本土化媒體、老客戶會員等全域引流,為門店獲取新的流量入口,從而形成“戰略支點+觸點裂變+流量生態”的三重架構。

尚品宅配的布局是把九大直營公司變成“區域戰爭引擎”,每個直營店作為旗艦和服務中心,加盟商作為觸角擴展市場,尚品宅配希望這種“直營鐵軍+城市同盟”的模式,充分發揮航母戰斗群效應。

我認為,索菲亞與尚品宅配的模式基本相同,走的都是分銷路線,不同的是,索菲亞以經銷商為中心、尚品宅配以直營店為中心。

歐派做平臺,姚良松最近提出“把歐派打造成最順暢最具價值的大家居平臺”,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今年,歐派會推進營銷機構變革、基地市場化競爭、交付中心變革、監察審計變革、供應鏈變革、“分田到戶”變革、終端模式變革等七大變革。

歐派內部的“分田到戶”變革頗受業界關注,姚良松的解讀是:讓每一個人都分到自己明晰的一畝三分地,盡心盡力去耕耘,豐收了盡情開懷共享、失敗了心甘情愿出局,同時讓所有無關者全部離場——極限精簡,最終形成“小河有水大河滿”的多贏局面!

我覺得,如果歐派“分田到戶”的變革能落實到位,將激發人的無限的主觀能定性,釋放無窮的競爭力,畢竟,人是企業的根本。

志邦南下、金牌出海,據我所知,志邦廣東清遠智造基地或將于今年7月正式對外亮相,這是志邦南下戰略的標志性事件,也是定制家居行業關注的大事件,畢竟,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好萊客總部都在“定制之都”廣州,志邦南下,意味著華東定制龍頭與華南定制巨頭們零距離“相逢”了。

上個月,金牌家居北美首座智能化衛星工廠于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正式投產,這座投資逾億元的現代化工廠的投產,標志著中國家居產業全球化進程邁入"智能制造出海"新階段,我認為,金牌才是定制家居出海的標桿,特別是在特朗普“對等關稅”出臺后,就越發能看出金牌在美國投資建廠的前瞻性。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責編:方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