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美凱龍、居然智家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國美、蘇寧?
今天居然股票總算止住跌停的頹勢,截至收盤跌幅3.52%
根據目前的進展,汪總除了被凍結13.72億股權外,或許還會被追繳2019年借殼上市后累計套現的26.7億,并處違法所得1-5倍罰金,總代價會超過50億。
除了罰款以外,如果違法所得被定為“操縱證券市場罪”,按照這個金額,或許還要面臨將近10年的刑期!
“南紅星,北居然”——曾幾何時,這兩大家居賣場巨頭如同行業“雙雄”,借著中國房地產黃金二十年的東風,瘋狂跑馬圈地。紅星美凱龍自持物業、高舉高打;居然之家輕資產加盟、快速下沉。巔峰時期,紅星坐擁476家商場,居然之家門店超380家,市值雙雙破千億,風光無限。
然而,當房地產行業從“黃金”跌入“黑鐵”,一切戛然而止。2024年,紅星美凱龍營收暴跌25%,凈利潤虧損超13億,被迫將30%股權以63億“賤賣”給廈門建發;居然之家雖靠輕資產模式“續命”,但實控人汪林朋被留置前已套現26億,留下凈利潤三年下滑超30%的爛攤子。曾經的“行業老大”,如今一個賣身國企,一個深陷丑聞—這劇本,和國美、蘇寧的墜落何其相似!
時間回到2010年,國美黃光裕三度登頂中國首富,蘇寧張近東穩坐零售江湖頭把交椅。彼時的他們,靠“開店競賽”和“價格戰”橫掃線下,甚至揚言“買下對方”。然而,電商浪潮襲來,京東劉強東一句“家電零利潤”直接掀翻牌桌。2024年,國美累計虧損超220億,黃光裕出獄后折騰“真快樂”“賣汽車”仍無力回天;蘇寧負債1570億,張近東質押股權、賣身國資,連球隊奪冠后都因欠薪解散,淪為笑柄。
家居巨頭們或許正踩著同樣的雷,紅星美凱龍自持物業負債超1200億,現金流斷裂被迫“賣身”;居然之家雖輕資產,但過度依賴租金收入,商戶退租、關店潮愈演愈烈。
紅星轉型曾押注高端家電館,居然砸錢搞“洞窩”數字化,但投入產出比慘淡,數智化淪為PPT故事。而汪總套現26億,黃光裕夫婦減持超10億港幣—老板們早已“備好救生艇”,留下賣場里的中小商戶在沉船上掙扎。
這難道不是國美蘇寧昨天的故事嗎?
當紅星、居然們還在用“減免租金”“促銷活動”粉飾報表時,真正的危機早已逼近。
作為曾經在紅星、居然都開過店的我,太有資格來說一下紅星、居然們活動大促的營銷額從哪來的,我身邊的老板們也都為這個數據做過貢獻。而帶來的卻是,當車總、汪總看到這一路飆升的數據,第二年瘋狂漲租的結果。
如今互聯網沖擊下,年輕人逛家居賣場的頻率下降60%,線上設計平臺、整裝公司、精裝房以及各個地產搞的美居”正瓜分市場。很多大品牌比如歐派、顧家等大牌自建“整家體驗店”,經銷商逃離賣場轉向多元化渠道。同時賣場租金占商戶成本30%以上,一場促銷活動利潤還不夠交“場地費”。
曾經市場爆火的時候,“在紅星、居然開店,位置要‘打點’,裝修要‘指定’,連促銷都要交‘保護費’!現如今流量沒了,賣場卻還在吸血!”
歷史不會簡單重復,但總是押著相同的韻腳。家居行業要想避免重蹈國美蘇寧覆轍,必須要拋棄“地主思維”:輕資產不是萬能藥,紅星賣身、居然套現已敲響警鐘。與其收租,不如轉型為服務商,提供設計、物流、金融等全鏈條真正為商家賦能。
年輕人要的不是“高端展廳”,而是高質低價。有多少年輕人寧可相信網購也不愿意去實體店買東西,我就曾經在賣場親耳聽到,一個父母給孩子打視頻問那個床怎么樣,孩子竟然看都沒看,直接說:“別在線下買,都是騙人的!”
雖然很片面有些武斷,但是為什么賣場商家會給消費者造成這樣的印象,是不是那些收完錢跑路,或者出問題根本沒有售后的老板造成的?
當年居然之家靠阿里54億注資續命,未來可沒有那么多“大頭”資本了,要借力抖音本地生活、小紅書種草等平臺,把流量密碼握在自己手里。
蘇寧少公子曾經在收購國際米蘭足球隊后說:“意大利老百姓提到蘇寧,都是滿滿的敬畏?!?如今,蘇寧負債千億、國美閉店消失,敬畏成了嘲諷;汪林朋調侃“對手不行了,我就成了老大”,轉眼自己卻深陷囹圄。
我也想對身邊的家居行業老板們說,是時候清醒了!時代的紅利早已吃完,與其懷念過去,不如在變革中殺出一條血路。 否則,當00后們談起“紅星、居然”和我們這些商家,只會像今天談論國美蘇寧一樣,說道:“看,這就是上一個時代的化石?!?
市場從不相信眼淚,只獎勵清醒的突圍者。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責編:方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