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纖維板:中鹽銀港的“亞洲之最”[圖]
中鹽銀港(四川)人造板公司生產車間一片繁忙景象。
6月29日,在占地400畝的中鹽銀港(四川)人造板公司,記者“轉悠”了整整一個上午,腦海里浮現一句話: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在這里,“吃進去”的是看上去只能當作柴燒的枝椏,“吐出來”的是光潤的板材,比門板還大,卻可以薄至1.2毫米。
每天可以“消化”上千噸原材料,這個碩大無比的“胃”,坐落在南部縣河東工業集中區。它強大的“胃動力”,源自德國辛北爾康普公司的“血統”。
“這是目前國際**進的人造板生產線。”中鹽銀港(四川)人造板公司辦公室主任何云太頗為自豪地介紹,進口生產主線的連續平壓技術設備,就花了21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現價約1.74億元)。“1.2毫米高密度超薄型纖維板生產線,在亞洲僅此一條,全世界也只有3條。”
隨著巨大的機械爪一張一合,原材料堆成的“小山”漸漸被夷平。被投放的枝椏材,經過去皮、削片,木質纖維熱磨成了比發絲還細微的絲絮,此后,還要通過干燥、分離、鋪裝、熱壓等工序,才能完成脫胎換骨的嬗變。由進到出,這一切都在封閉的機械空間里運行。
幾千平方米的平壓主車間內,高高挺立的設備儼如龐然大物,很少看到工人的身影。23歲的陳龍坐在主控室內,眼睛掃視著面前的電腦屏幕。這里是主車間的神經中樞,6名工作人員,就在這里履行著他們的監控職責。“我們隔上一段時間,就到車間走走看看,例行巡視。如果電腦顯示有什么問題,就及時排除。”陳龍說,從6月5日正式投產后,故障沒有發生,他們因此“樂得清閑”。
在主車間,記者看到了一個外國人的身影。何云太介紹,他是來自德國辛北爾康普公司的技術專家弗蘭克(音)。來到中鹽銀港,主要任務是完成設備的售后服務。“安裝高峰期,來自德國、美國、奧地利的專家有20多位。”
2.5秒的時間,長約5米、寬2.4米的兩張板材宣告誕生。此時,余溫尚存。這種高密度超薄型纖維板一年將產25萬立方米。
最后的質檢是人力密集的工序。每兩名工人一組,將每張板材一一挪位,將缺角或有凹點、油污等疵瑕的不合格產品挑選出來。“這個活路最費眼睛。”一名女工對記者說,費神的不是檢驗,而是計數,因為板材太薄了,稍一分心,就會數錯。
“我們的絕活就是能生產超薄的高密度型纖維板。”何云太介紹,一般的設備生產厚度低于2.5毫米的板材就難以企及,而中鹽銀港能生產最薄1.2毫米的板材。這種板材在高檔煙草、酒類和茶葉的包裝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不僅環保,而且還能在表面雕飾花紋凸顯檔次;此外,在電器線路板等方面也有著廣闊空間。
為給“大胃王”提供每年40萬噸的“食物”,南部縣政府毫不含糊地拿出1000萬元,用于速生林基地建設。去年底,全縣的速生林面積已有30萬畝,兩年后,這個數量還會倍增。
記者了解到,進入砍伐期的速生林,每畝可年產5噸木材,中鹽銀港目前的收購價為每噸450元。“砍一行、留一行”的間伐方式,將永葆速生林基地山清水秀。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