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科學價值,保護極小種群有助于延緩物種滅絕、維護生態平衡、保存資源、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對于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是一項全民性保護行動。中國綠色時報社與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從3月25日起,聯合推出《中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圖鑒》專題,系統集中介紹我國部分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品貌特征及生存現狀,以期引起全社會對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共同關注,加強科學拯救保護。
東北紅豆杉
保護等級:國家一級
致危因素:人為破壞
性狀特征:東北紅豆杉是紅豆杉科紅豆杉屬大喬木,樹高達20米;樹皮紅褐色,有淺裂紋;枝條茂密;葉片呈不規則的二列,斜上伸展,條形,有短柄,先端銳尖,葉面深綠色, 有光澤,葉背面有氣孔;種子紫紅色,有光澤,卵圓形;5—6月開花,9—10月種子成熟。
已在地球上存活了約250萬年的東北紅豆杉,是名副其實的植物活化石。東北紅豆杉主要分布在我國吉林老爺嶺、張廣才嶺及長白山區域,海拔500—1000米氣候濕冷的針闊混交林中。
東北紅豆杉屬于景天酸代謝類(CAM)植物,可全天24小時吸碳呼氧,吸收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質,還能吸收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致癌物質,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東北紅豆杉樹皮中蘊含的紫杉醇,還能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是全世界公認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同時,東北紅豆杉具有驅蚊防蟲、抗病防災的功效,自身修復力強,樹齡**可達5000多年,故而被人們稱為“長壽樹”。
長久以來,因其材質優良、用途廣泛,可供室內裝修、高級家具、樂器、雕刻等使用,同時還可用于提取色素及藥用,渾身是寶,人們對其進行了摧毀式的采伐盜用,使得東北紅豆杉資源岌岌可危。
當地人對東北紅豆杉價值認識不足,是導致該樹種瀕危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保護這一珍貴的野生植物種,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珍稀瀕危植物,1999年被列為國家一級珍稀瀕危野生植物,施行重點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