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殼樹拉丁名:Ehretia thyrsiflora.為紫草科厚殼樹屬落葉喬木,高可達15米,厚殼樹屬于亞熱帶及溫帶樹種,喜光也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耐寒,較耐瘠薄,根系發達,萌蘗性好,耐修剪,適應性強,生長于海拔100—1700米丘陵、平原疏林、山坡灌叢及山谷密林。在我國主要分布于云南、華南、華東及臺灣、山東、河南等省區。日本、越南也有分布。可作藥用,亦可作觀賞植物。木材供建筑及家具用;樹皮作染料;嫩芽可供食用。
遙遠的西南古國,人們有著單純的信仰,真誠的心。傳說神明被人們的真心感動,降臨人間,點化神樹。
初來到這片土地時,我正趕上這里的“春宴”。山野一片欣欣然的嫩綠,大的,小的樹都一齊吐出了芽,睡了一整冬的它們揉著惺忪的睡眼,慢慢地伸開了腰肢。小草悄悄探出頭,把大地裝點成了一派綠的景象。德宏,又迎來了一季風采,一季故事。
德宏是一個人與自然相依相偎的神奇所在,竹林起伏連綿,村寨點綴其間。嬌紅欲滴的鮮花在曠野里似一位身姿曼妙的少女,被姑娘們摘下又變成了發髻間獨一無二的裝點。德宏人生在這片純樸的土地上,也變得像這片土地一樣真誠、自然。當我聽說這里有名叫厚殼樹的神樹后,就越發喚起了對它由衷的向往,不僅因為它神奇的能夠預測年景的能力,還因為關于它變成“神樹”的美麗故事哩。
相傳,釋迦牟尼佛為了渡化世人,變作一位得道高僧四處云游探訪。那一年,他來到了孔雀的故鄉——德宏。初入這片土地,他看到萬物向榮,鳥獸悠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后,于是就停留下來,在德宏講經授法,而德宏先民也不負所望,建寺廟,學經文,重教化,孩子孝順,父母慈愛,夫婦和睦,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還要出家修行。
釋迦牟尼這才放心遠游。他東渡三年而歸,再次路過德宏,看到有許多人在一棵巨大的厚殼古樹下開壇祭祀,跪拜祈福。他很欣慰又有些許疑惑,為什么男女老少在跪拜時面容多了些憂愁?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德宏地區已經大旱了兩年。或許是被傣族人的虔誠信仰感動了,抑或是被淳樸的民心給感染了,佛祖望著眼前的厚殼樹,輕輕揮一揮衣袖,頃刻間,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厚殼樹化為了一株神樹,一株能預測年景的神樹。如果厚殼樹發芽較早,則預示著今年會風調雨順,農作物有大豐收;如果發芽較晚,則會出現干旱等自然災害。村寨里的小孩、青年以及老年人,信誓旦旦地告訴我厚殼樹就是這樣神奇。他們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春天,桃樹、柳樹、梨樹等知名的不知名的許多樹都爭先恐后地伸展著翠綠的嫩芽,可唯獨遲遲不見厚殼樹發芽,一天,兩天,足足半個月之后,新芽才緩慢地出現在厚殼樹枝頭。那年,旱災橫掃了整個德宏,驕陽沒日沒夜地炙烤著大地,這一年糧食歉收了。
從此以后,人們只要看到在春寒料峭之時,嫩芽早早地佇立在厚殼樹枝頭,喜悅之情便會溢滿面龐,因為他們知道,今年會是一個豐收年。在德宏,厚殼樹不僅有先知的神力,還是佐酸筍的必備佳品。采摘些許青翠欲滴的厚殼樹嫩葉配之以酸筍、番茄或鮮魚同煮,就成了傣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山林起霧了,小道上趕路的人拉低了斗笠加快了步伐,“真是一場及時雨喲!”趕路人一邊說,一邊伸手摘一片厚殼樹葉,心滿意足地叼在嘴里,在雨霧中漸漸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