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們崇柏,敬柏、愛柏、頌柏、贊譽柏的傳世佳作比比皆是。道出了柏的形象特征及其內在精神,民間視柏為吉祥物,為神圣之木。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花枝招展、姹紫嫣紅的溫室花卉視而不見,但惟獨對并不妖艷的梅竹松情有獨鐘,正因為它們融入了不屈不撓、剛正不阿的文人氣質,而崖柏也常為古代雅士和當代文人吟詩贊美。
崖柏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真正欣賞崖柏根藝, 首先要對崖柏精神心領神會,崖柏由于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艱難求生,千百年來,歷盡大自然風雨洗禮,汲天地之精氣,積萬年之香氣,取萬木之氣韻,比荒古之萬壽,可謂做人之楷模。因此,無論是收藏還是養生,都必須與文化結合起來。
惡劣的生長環境賦予了崖柏形態怪異,密度大、油性足;天然的造型是人類用筆墨難以刻畫出來的,無規律各種奇形怪狀的崖柏,為極富想象力的國人打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崖柏作為收藏藝術品,講究追求自然,尋找自然美,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崖柏的生命力及其頑強,號稱千年松萬年柏,每一顆料少則千年多則上萬年!生長于懸崖石縫間的崖柏,不僅是大自然的傳奇,更是在以倔強之姿向世人展示頑強拼搏的奮斗者精神。故孔子留下了“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的名句。
崖柏要做文化就要明白什么是崖柏文化,崖柏文化要從型開始,從香入手,道法自然。崖柏文化不是撿一個樹根就說是飛龍在天。崖柏文化要從民族信仰,宗教美術,風土人情等等所有的傳統文化上找共同點,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